上海一男子开车时找手机,撞飞道路维修人员,获刑两年十个月,缓刑三年

Connor 火必全球交易所 2025-07-15 1 0

在开车时试图寻找手机发消息,

结果酿成惨剧。

上海一男子开车时找手机,撞飞道路维修人员,获刑两年十个月,缓刑三年

近日,记者从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获悉了一起交通肇事案。

今年2月20日清晨,梁某从金山区驾车返回位于青浦区的住处。行驶途中,梁某发现迎面驶来一辆红色车辆,看起来有些眼熟,便扭头看了一眼,还伸手拿手机想与朋友确认这是不是他的车。在找手机的过程中,梁某未观察到道路前方正在施工,车辆丝毫未减速,径直将两名维修人员撞飞。

事故发生后,梁某慌忙下车查看并报警、拨打120。但两名道路维修人员均因伤势过重,抢救无效后死亡。

青浦检察院审查后认为。梁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,导致重大事故,负主要责任,其行为已涉嫌交通肇事罪,遂依法对其提起公诉。梁某到案后自愿认罪认罚,对被害人近亲属表示诚恳歉意,并积极退赔。法院审理后,于近日判处其有期徒刑两年十个月,缓刑三年。

危险!快抬头!这一眼代价太惨重

开车时看一眼手机,影响有多大?

看一眼手机,车能走多远?

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手机不离手成为人们的常态。哪怕开车时,也有人忍不住用手机接打电话、接听语言短信、查询导航等,更有甚者,还偷偷刷短视频、追剧。

只是“看一眼”,能发生什么?

车辆以在城市道路常见的60公里/小时的速度行驶时,每秒车辆会前进约16.7米。而看一眼手机最少需要3秒,这3秒钟就会“盲开”出约50米。

当车辆遇到紧急情况时,从驾驶人发现危险到开始踩刹车再到车辆完全停止之间,车辆都在继续行进。车辆从时速60公里行驶到停下,制动距离至少需要20米。这20米就是车辆的制动距离,它由反应距离+刹车距离组成。

展开全文

一项研究显示,驾驶人平均的反应时间范围为0.75秒至1.5秒。如果驾驶人分心看手机,导致反应时间延长,在反应距离基础上又增加了“盲行”距离,制动距离将大大延长。

上海一男子开车时找手机,撞飞道路维修人员,获刑两年十个月,缓刑三年

车辆制动距离示意图(图源:交通言究社)

此前,济南交警曾做过模拟实验,当以时速6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,在不看手机的状态下,到达刹车点后紧急刹车,刹车距离为25米;而在低头抓起手机、用1到2秒时间看屏幕的场景下,同样在刹车点位置紧急刹车,刹车距离为33.5米,比正常驾驶情况下多出了8.5米。此时,模拟为站立行人的锥形桶已经被卷入车底,并被撞出了3.5米远。

“看一眼”,危害甚至超出酒驾

根据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援引第三方的研究显示,开车时接打电话,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普通状态下的2.8倍;而开车时看手机,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普通状态下的23倍。

上海一男子开车时找手机,撞飞道路维修人员,获刑两年十个月,缓刑三年

图源: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

此外,研究还显示,和正常反应速度相比,开车时用手机打字发消息,会使司机反应速度慢35%,而酒驾、毒驾的反应速度比正常情况慢21%。

上海一男子开车时找手机,撞飞道路维修人员,获刑两年十个月,缓刑三年

图源: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

事实上,尽管驾驶人只是“看一眼”,影响却是多方面的。包括但不限于——

妨碍驾驶:开车时玩手机,会降低对车辆的控制能力,令驾驶人对车速的控制、车距的把握及障碍物的躲避等方面,都将产生极大影响,容易让车辆操作失误或失控,进而造成事故。

分散精力:开车玩手机会分散司机注意力,疏于对路面车辆及行人的观察。倘若遇到突发情况,应变能力和反应时间都会降低,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会加大。研究表明,有70%的致命事故是司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。

视野狭窄:开车时看手机,驾驶人的视野会变窄,对外围视觉的感知能力会降低,容易错过交通信号及忽略标识等,对驾车形成较大阻碍。

堵塞交通:开车时看手机,会导致车速降低,行车间距延长,降低道路通行效率,引起交通拥堵。

现实生活中,道路交通复杂多变,车毁人亡大多发生在不经意的瞬间,偷瞄手机一眼,就可能改变多个家庭的命运。

综合上观新闻、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、公安部交通管理局

来源:新闻晨报

评论